時間進入了十月下旬,對于鋼市的“銀十”行情早已不報希望,當前鋼價走勢都以穩中下行為主,商家以出貨為第一要務。然而,終端采購觀望壓價,且進入十月底后,鋼貿商又將面臨打款訂貨、還貸的“關鍵期”,行情不好唯有降價以對之;更為重要的是,隨著十一月的靠近,一年一度的鋼材大規模南遷運動即將開啟,在北方需求走入低谷的同時,南方鋼市的供應壓力再臨考驗,從當前的行情來判斷,若無重大利好挽救,今冬鋼材行情恐遠弱于去年同期。
每年的十一月開始,全國范圍進入長達數月的降溫時期,特別是黃河以北地區,戶外溫度會長期保持低溫狀態。一般這個時候開始,板材需求可能還較為穩定,但是以戶外工程消耗為主的建筑鋼材的消費將大幅度降低。屆時,北方地區不但是鋼廠資源會發往南方尋求出路;在傳統的“冬季囤貨”價值逐漸消失后,即便是有門路的貿易商資源也會大量南遷,爭奪南方市場的有限需求,在供應壓力大幅增加的情況下,期盼鋼價在冬季反彈的可能性幾乎是“奢望”。
最近筆者走訪上海部分鋼材市場、倉庫時發現,開始出現一些陌生資源的影子。據了解,陌生資源竟不是北方鋼廠南下之物,而是東北等地一些大型貿易商的貨物。與此同時,廣東、福建等地也開始出現“北貨”的影子。
對此,觀察人士指出,近期國內鋼市總體呈現“南強北弱”走勢,一些在南方地區有渠道的鋼貿資源開始遠走他鄉,爭取獲利;應當還算不得傳統意義上的冬季“北鋼南運”潮;預計在進入十一月份后,檔北方地區隨著雨雪、冰凍氣候蔓延,戶外工程施工大規模放緩后,北方鋼廠資源才會陸續難下,形成今年的第一輪“北鋼南運”,當前的可以視為“先鋒軍”;由于量少力薄,暫時還影響不到南方鋼市的走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