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苗長興表示,2012~2014年,鋼鐵行業基本處于虧損狀態,最低時鋼鐵主業不到1%的利潤率。今年一季度,國內大中型鋼企虧損面近50%,鋼鐵業已成中國“最不賺錢”的行業之一。
中鋼協亦披露稱,一季度,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629.18億元,同比下降14.48%;實現利潤總額為虧損9.87億元,同比減虧70.46億元,但主營業務虧損110.53億元,增虧34.33億元。
行業困境下,資訊總監表示,行業已進入洗牌期,但其強調,期間過程必定困難重重,“因為對很多企業來說,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進行轉型升級等,而是生存問題”。
其實,為了緩解行業困境,化解過剩產能,近年來《關于印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》等政策陸續出臺。業內人士稱,工信部目前正擬出臺《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(2015~2017)》,據悉,其目標之一就是通過三年的努力,壓縮我國8000萬噸鋼鐵產能,鋼企數量保持在300家左右,產能利用率達到80%以上。
但資訊總監表示,這部分產能能否順利退出依舊未知。“企業的負債問題如何解決、職工的就業如何安置,這些都是當地政府和企業必須要考慮的現實問題”。
對于未來行業的發展,資訊總監直言其擔憂:“可能會有一部分產能因為資金鏈斷裂等原因被迫退出市場,但更有可能的是一部分企業成為‘僵尸企業’,繼續在市場上生存并對行業造成更大的危害,因為這樣不僅會造成財力物力的浪費、加劇產能過剩的現狀,還會形成無序競爭”。www.cj-lcd.com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