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聊城不銹鋼復合管護欄鋼價走勢看上去波瀾起伏,事實上這條曲線卻一直行進在低位
雖然聊城不銹鋼復合管護欄鋼價走勢看上去波瀾起伏,事實上這條曲線卻一直行進在低位“截至10月底,鋼材價格指數有11周都在100點以下。”中鋼協副會長張長富透露。<BR> <BR> 這意味著什么?鋼材價格指數是以1994年的價格作為100來計算的,也就是說,今年以來的鋼價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跌破1994年的價格水平。<BR> <BR> 鋼價長期的“居低難上”,關鍵的癥結在于中國鋼鐵業嚴重的產能過剩。多年…
雖然聊城不銹鋼復合管護欄鋼價走勢看上去波瀾起伏,事實上這條曲線卻一直行進在低位“截至10月底,鋼材價格指數有11周都在100點以下。”中鋼協副會長張長富透露。
這意味著什么?鋼材價格指數是以1994年的價格作為100來計算的,也就是說,今年以來的鋼價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跌破1994年的價格水平。
鋼價長期的“居低難上”,關鍵的癥結在于中國鋼鐵業嚴重的產能過剩。多年來,我國鋼鐵產能的增速始終高于需求的增速。2004年底鋼鐵產能從4.2億噸上升到2012年底的9.7億噸,但國內鋼鐵產能的利用率僅僅只達到72%,遠遠低于合理水平。
盡管產能不壓不行早已是全行業的共識,但各種利益的割據,卻讓鋼鐵業這些年來一路走上了“越治理越過剩”的怪圈。
鋼鐵企業通常是所在地最大的工業企業,不僅貢獻了當地巨大的GDP總量,還能夠貢獻大量的稅收和就業崗位。在“GDP至上”的政績觀之下,地方政府都有做大做強鋼鐵產業的強烈愿望。
鋼企自身亦難以抑制利益驅動之下自我擴張的沖動。在很多鋼企經營者眼中,這是一個“死道友不死貧道”的市場,一擁而上追求規模競爭效應,相信規模越大越好,只要自己能比別人強,把別人斗死了自己就能活。
于是乎,一邊落后產能淘汰轟轟烈烈,一邊新項目上馬熱火朝天,成為中國鋼鐵業過去幾年的一大景觀。
www.cj-lcd.com